在他看过的书里,偶尔看过的提及古代后宫的妃子的,都是鲜少出宫,即便是她们有在宫廷里面遇到外臣的,也多会相互自觉退避三舍。
有些书籍变态些的,一个不好,搞不好乱看的人要被挖了眼睛。
如今被姜月笑,想到刚才自己在众人眼里古怪反常的举动,不免觉得有些窘,红着耳根道,“再笑,就没有糖葫芦吃了。”
姜月这时候才发现裴秋生腰间还别着一支糖葫芦,这是她最爱吃的零食。可集市中心都是大的商铺,卖糖葫芦的小摊小贩都在稍远一些的地方,裴秋生才时常给她带。
姜月原本看见糖葫芦是有些心动的,但是一看见裴秋生红透了的耳根,又这样幼稚的用零嘴哄自己憋笑,又笑了起来。
裴秋生:“……”
裴秋生同姜月在这边欢快着,殊不知镇国公府的后院中,闻北哲正激动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你是说,镇国公在为今日朝会上百宝阁的事情发火?闻北轩他刚刚径直去了姜家百宝阁?”
由于裴秋生通常是一个月才出一次府小住,闻北哲在裴秋生后面跟了好几回,又将春梅巷那两三家的情况里里外外打听了个清楚,才琢磨明白春梅巷不过是裴秋生掩人耳目的幌子,自己竟然被他的障眼法诓骗了几个月。
他不免感叹还好自己没有轻举妄动,不然估计得捅出大篓子来。
昨日裴秋生出府去了谢丞相府上他是知道的,他知道裴秋生与谢云昭交好,也没觉得有什么。
但镇国公在意百宝阁和裴秋生去了百宝阁两件事联系在一起的话,便不得不让人多想。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也曾旁敲侧击地跟闻渊打听,想知道裴秋生每个月月底都去了哪儿,结果闻渊瞒得死死的,半点风都不透。
要不是今日闻渊火气大,平时姜家和百宝阁这几个字他都没听说过。
“你可看见闻北轩进去?”闻北哲问阿山道。
阿山回禀道,“这倒是没有,他只是站在百宝阁门口,替里面的姜姑娘接了越贵妃一句话,说他曾经是姜家的养子,会算术什么的,言语之间也透露出他与姜姑娘熟识。”
阿山是亲眼见到裴秋生从百宝阁前门乘着马车离开的,他原本也想跟上去,可不知是谁在他后肩上丢了个石子,趁他转身的功夫裴秋生的马车就不见了。
他后来在附近找了又找,才看到裴秋生的马车已然是往远离集市中心、回镇国公府的路上走了。
闻北哲有些疑惑,问道,“养子?先前收养闻北轩的就是姜家?”
这件事在镇国公府里并没有公开,闻北哲不是很确定。
阿山回道,“是,我回来的路上已经去主院打听过了,里面有几个人当时是知情的,都说是姜家。”
也正是去主院打听了这一遭,才听见了镇国公在里面发火,又在主院里来回问了一遍,才问到了朝会和百宝阁几个字。
闻北哲越发谨慎,“先查清楚那姜家都有哪些人,搞不好同裴秋生只是恩情关系,我们再不能中了他的障眼法。”
阿山也想了想自己挨过的两回板子,唯诺道,“是。”
第124章 访客上门
裴秋生同姜月欢谈一会儿后, 裴秋生不便久留,坐了一会儿便请辞了。
临走前,随影禀告道, “阿山看见公子的马车往镇国公府赶以后, 便也直接回去了。”
裴秋生今日出门时心里着急,又想着来的正门, 便没管身后跟着的尾巴, 只是来了以后对暗处的随影眼神示意。
随影奉命保护姜月, 对百宝阁附近的情况自然盯得严实,尤其是看见裴秋生来了以后, 便更加警觉。
就是他朝阿山背后丢了个石头,让他没能看见从马车跳下去了拐角处的裴秋生, 又在他身后跟了一段路确认无虞才折返回来。
裴秋生道,“这段时间他们可能会调查姜家, 打听我与姜家还有姜姑娘的关系。你不用管那些, 只用好生跟着姜姑娘,切莫掉以轻心。”
“人手不够, 就去找院子里的管事支取。”
随影知道自己公子对姜家这一家子都是极为在意的,答应道,“是。”
*
姜月自从那天以后,生意便逐渐恢复。
那天被越贵妃摘掉了“扶贫行善区”的牌子后,姜月便不再对百宝阁的卖品进行类似的分区了, 不论是不是贫民们碰过的, 都掺杂在一起卖。
长安城大多数人受着圣旨和越贵妃的影响,终于放下了对百宝阁的偏见。
许多原本没怎么听说过百宝阁的人, 借着这一连串的事情,也闻风而来, 看看能得皇上和贵妃同时嘉奖的铺子究竟是什么样子。
也想看看那位百宝阁里人美心善的姜姑娘是不是真有传言中那样好看。
不过姜姑娘他们却很少能看到,听说她多是在幕后做东西,可百宝阁里里外外从装饰到卖品都是格外好看,他们倒是看得很清楚。
又过了两天,清源茶楼里的说书先生讲了两个缠绵悱恻、感人至深的贫贱夫妻故事,一则故事背景是盛世贵公子与世家女,另一则是乱世里的平民百姓,无不令人唏嘘落泪。
这再次在长安城的百姓和贵人圈子中掀起了一股扶贫的风潮。
是啊,若不是没法子,没活路,怎会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因此,他们看见长安城里离集市远一些的,依偎在一起相互取暖的乞丐时,也比之前顺眼了起来。
那些乞丐们不知道长安城最近是有什么喜事,只是莫名地发现街上的人对他们友善了很多,愿意给他们钱和吃食的人变多了,挨饿的时候变少了。
甚至还有人好心的提醒他们,长安城集市上有家姜家杂货铺,愿意招乞丐做工,给的工钱够他们吃饱的了。
他们顿时高兴极了,这天下居然还有地方愿意招乞丐做工?
有个叫小吕的乞丐,刚开始做乞丐时就曾经去集市上找活计干,可是人家一看他衣服破破烂烂的,身上也有味道,哪里还愿意雇他们干活。
没有哪家是不撵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