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诸葛亮也没亲自治军和战术指挥的机会过,他知道自己的临场微操肯定是不如关羽这种打了十几年仗的名将的,所以诸葛亮提供的建议都不涉及任何微操。
或许有人会诧异:关羽不是已经被包围在崤山东麓、瀛水河畔了么?不是就剩几个营地了么?他还哪来的闪转腾挪做假动作的机会?敌人只要团团围死他不就彻底没戏了?
这就要涉及到古代征战的一些军事常识了,那就是凡是几万人以上规模的部队被围,是不可能真的被围困逼迫到只有一个营地的狭小空间内的。被包围一方也会尽量依托地利设立多个营地、拒险而守,为自己争取更大的防御纵深。
比如还拿四百多年前白起围赵括的例子来说,赵括四十万人,最后是被围在丹水、韩王山、百里石之间的三角地带扎营。后人拿百度地图看一下就知道,那片三角地带的边长几乎等于高平市到长治市距离的一半,超过五十里。
强牺 hxjxs.com 读牺。往近了说,可以设想一下原本历史上的夷陵之战,刘备伐吴其实没有演义里说的那么多人,但确实是“分四十余屯”,绵延非常广。当然这个例子和此刻的情况不一样,因为夷陵之战中刘备是进攻方,他屯兵纵深大很正常。
这候 aim ei43.章汜。但无论如何,关羽毕竟也是一代名将,他此前虽然是且战且走后撤,依然是很注意自己的防御战略纵深的,这样遇到敌人强攻才有弹性防御的收缩空间。就好比历史上他攻樊城时,还要别立多寨、被徐晃攻的“四冢寨”看地图就离他主寨很远。
此时此刻,关羽的部队虽然被压缩到了两万多人,可是他倚靠崤山山坡部分地区的险要、一侧还有瀛水遮挡这些有利地形,始终保持了己方南北有二十多里的纵深,东西也有十几里的厚度。
分了五座营驻防、遇袭可以快速援护,敌军如果强渡瀛水攻打任何一座营寨,就会遭到其他四个营寨的预备队快速支援半渡而击。
制大制枭。这一切的扎实基本功,都为关羽此刻充分、卓越地执行诸葛亮的撤兵欺骗计划,提供了军事基础。也为在文丑和吕布的结合部上撕开缺口制造了先决条件。
关羽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跟关平、赵累、殷观等人密谋商议,总算是把详细作战方案敲定了,而且还决定充分利用夜色突然突围。
这个过程中,非但没有跟军中士卒宣布真正的撤兵计划,甚至连其他将领都不知情——之所以如此,关羽是坚信自己的部队士气还没有到崩溃的临界点,自己统兵十余年给部下的信心依然可以有足够额度“透支”。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