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第三百五十五节 九锡(2)(2 / 2)

宋耻 狂人阿Q 1124 字 13天前

杜绝逃人,就需要另一套制度配合,那就是抑商。刘佶治下当然少不了商人,但又不能让所有人都去做商人,那就没人当兵了。所以他的商人,那都是要具保的,一人获罪,保人株连。规定每一个保,只能有一个商人,由保长联保。

这就成了一种官商制度,可以想象,保长肯定会让自己人去经商,这会给保长带来商业特权。保长既不愿意,也不敢让不相信的人去经商,因为他是要负责的。久而久之,保长在地方上的经济实力都得到加强,成为土豪一样的势力。

&#24378&#29306&#32&#108&#105&#110&#103&#99&#104&#101&#110&#107&#115&#46&#99&#111&#109&#32&#35835&#29306&#12290土豪太大是会威胁到中央的,因此打击土豪也有一套策略,那就是抑制兼并。刘佶严格限制土地买卖,一户分地两百亩,只能耕作,不能买卖。这跟宋朝不抑兼并的政策,背道而驰。

刘佶当然是总结了宋朝的弊端,然后建立这套制度的。这套制度,也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经过辽南地区长期检验的产物。刘佶能一次拉出十三万大军,就是这套制度的结果。

制大制枭。李慢侯详细了解过刘佶的制度,他知道这套知道可以保证极强的军事化。但他也知道弊端,宋朝虽然不抑兼并,地方土豪势力强大,但还威胁不到中央,小土豪变打土豪之后,又通过科举转向士族,融入统治阶级。土地兼并的结果是贫富分化极度不均,集中的财富,容易成为资本,所以宋朝商业发达。但同时,过于贫困的下层,会让社会持续动荡,所以宋朝的农民起义很多,有统计的高达四百二十多次,平均每年一次半。可没有一次起义,蔓延到都城,威胁到统治的,因为绝大多数都在地方上被土豪自己扑灭了。

最大的两次,是超出了土豪控制力的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宋江起义是因为天灾,这不是土豪能抗的,方腊起义是因为宋徽宗在江南普遍的搜刮引起了公愤,否则不会闹那么大。而且即便是方腊起义,也不过蔓延几个州府,连都城的边都没摸到。宋江起义更是直接被地方州就给扑灭了,跟黄巢起义、黄巾起义这些农民起义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刘佶这种玩法,会让前期财富非常平均,人口快速增加,但在后期,人口增加引起土地经济崩溃,农民起义会摧毁政权。这完全是一种农业军事联合体。李慢侯的制度,则是商业军事联合体,用商业力量驱动军事行为,用军事力量维护商业利益,从长远来看,商业是一种更加持久的力量,因为不管出现什么样的灾难,商业总是能盈利的。

只要中国商人集团能够持续盈利,他的体系就不会完全崩盘。而且商业是一个纽带,会驱动农业、工业全面发展,而不是限制这些产业的发展。重农就要抑商,但重商的国家,可没听说过有抑农的。重商的文化下,其他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会带动商业的繁荣。因为商业本身,就是交换,没有其他产业的盈余,就没有剩余产品进行交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