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皇帝赵楷,则过的更加惬意,他是公主的亲哥哥,又有皇帝的背景,在山东奉承他的人很多。山东的名门望族,新兴权贵,都很乐意跟赵楷结识。另外两个皇帝顾虑重重,赵楷顾虑就少多了。他妹妹是燕王妃,燕王权势熏天,他不需要太担心遭忌。所以天天宴饮宾朋,主要是被人请。
赵楷又跟宋徽宗一样,是一个非常敏锐的人,这种人物慾很大。山东的新兴阶层,恰好能满足赵楷的慾望,就好像蔡京能满足宋徽宗的慾望一样。赵楷喜欢什么,珍品字画也好,古玩珍玉也罢,他们都有能力弄来,讨赵楷欢心。
当然被人阿谀奉承,也是一种享受,赵楷乐在其中。
至于李慢侯,这段时间却不在山东,他去了燕京。名义上,燕京才是燕王封地的中心,齐州和山东,只是其他藩镇的藩地,跟燕王没什么关系。
去燕京,还是为了处理草原的事情。
草原民族,此兴彼衰,频率极高。克烈人突然就被打的濒临崩溃,让人难以置信。
在塔塔尔人偷袭了克烈人之后,克烈大汗忽儿札胡思逃到乃蛮部避难,再次得到支援,忽儿札胡思返回窝鲁朵城,重聚旧部。塔塔尔人劫掠一番跑了,可是其他敌人却没有客气。白鞑靼部跟着去抢了一把,拉回来大量牛羊和人口;最狠的还是蔑儿乞人,之前他们险些被克烈人灭族,都被打到了贝加尔湖以北苟延残喘。大量蔑儿乞人口被掳掠,这次趁着克烈人走背字,他们强势反扑。制大制枭
这些草原部族之间,除非有深仇大恨,其实也不常做种族灭绝的事情。蒙古人灭塔塔尔人,那是因为仇恨。事实上大多数的劫掠行为,并不会爆发灭族的情况,因为成年男性在草原上是最重要的资源,互相直接掳掠人口,往往是作为奴隶而不是杀掉。克烈人的王庭突然遭袭,出现混乱状态后,曾经被掳掠的奴隶,大量逃散,白鞑靼的逃往白鞑靼,蔑儿乞的逃往蔑儿乞,让两部迅速恢复的同时,也拥有了反击克烈人的能力。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