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二十一节 历史改变(2 / 2)

宋耻 狂人阿Q 1073 字 13天前

秦桧立刻答应,三人联名上书金军统帅,要求立一个赵氏皇帝。结果这三人直接被金军扣押,威胁他们,但三人坚持己见,后来都被压到了金国。

这候 a*imei4 3 . 章汜。最后朝臣商议出了一个结果,那就是推立张邦昌。这个结果得到了金军统帅的认可,张邦昌此时并不在这群朝臣中,因为他是第一次围城就被派到金营中的人质,随同金军第一次撤军被压到了北方,朝臣们推举张邦昌,其实也是没人愿意做这个千古恶人,只有张邦昌不在,那就让他顶锅了。

金军认可张邦昌,是因为第一次围城的时候,张邦昌跟康王赵构在金营做人质,姚仲平突然来劫营,张邦昌以为他要死了,作为人质,他的朝廷突然翻脸,和谈都成了,却来偷袭,他死定了。于是伏地大哭,而康王不为所动,这让金军北撤的时候,放回了康王,换了另一个王爷做人质,但张邦昌没有换。

张邦昌被推举为皇帝后,才被金兵从北方招回来,这倒霉蛋半路上才知道他要做皇帝了。

制大制枭。按照规矩登基之后,张邦昌立刻派人去金国要人,希望能放回三个人,孙傅、张叔夜及秦桧,这三人被金军俘虏押送北上,原因各自不同。

张叔夜是因为能打仗,有威胁,孙博是自己要求去的,秦桧是因为不接受立异姓王,被金军扣押的,因此三人此时都带着英雄的悲壮光环。

这三人被押解途中的表现,也是截然不同。张叔夜向金国人展示了什么叫做士大夫的气节,一路北上,一路绝食,没到金国就死了;孙博自愿到金国,乃是因为围城期间,他是少傅,辅佐太子。两个皇帝被金军骗取金营之后,金军讨要太子等其他皇家子弟,孙博希望能保住太子,他杀了几个像宦官的人,告诉金军说,这些宦官想要把太子藏起来,被太子杀了,试图以此证明太子的忠心。但金军坚持,孙博说他是太子的老师,他要跟太子一起去,希望当着金军统帅的面说服他。他没能说服,也被押走了。在金国孙博坚持不给金国出力,死于第二年。

秦桧则截然不同,被抓到了北方后,他依然在谋求和谈。同样作为俘虏的宋徽宗通过秦桧施展了一些和谈方案,秦桧最后赢得了金人的信任,允许他带着家人一起返回宋国,最后得到赵构的重用。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