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事大主义(1 / 2)

小阁老 三戒大师 1740 字 1天前

乌尾船上,赵公子目瞪口呆:“济州城,这个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为天朝水师提供锚地和补给,是下国文武应尽的义务。”朴成性搓着手,谄媚道。

“呃……”赵昊心说,难道对方把自己当成官军了?略一寻思便道:“我们不是官军,是皇商,为朝廷运送漕粮的……”

这话倒也不假,毕竟船队顶着个奉旨运粮的名头,隆庆皇帝还在未来的海运公司里有干股呢。

“漕粮海运?”朴成性却蹦出个京师热词儿来。

“哦?你也知道?”赵公子吃惊的看一眼朴成性,没想到这厮消息还挺灵通。

“我朝一年三贡,跟天朝的联系之紧密,胜过任何藩属。”朴成性颇为得意道:“我朝每月的塘报上,大半都是在介绍天朝的最新动向,小半才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你们这可是窥伺我朝啊。”赵昊扇着草帽道。

“不不不,这都是我朝在国子监的留学生,在公开塘报上看到的消息。我朝发自内心的崇拜天朝,想要紧随天朝的步伐,一步也不敢掉队,所以才自发的把消息传到国内啊。”朴成性忙不迭解释道:“我朝对天朝忠心耿耿,绝对不会故意刺探,更不可能心怀歹意的!”

“唔。”赵昊其实也就是随口说说,他对李朝人还是比较放心的。因为李朝的立国之基就是‘事大主义’。

所谓‘事大主义’,就是所谓‘大国之命不可不从,大国之政府不可不事’,是一种小国面对大国时的生存之道。

朝鲜半岛臣服中原王朝已有上千年历史,不管新罗、高丽还是李氏朝鲜,都对中原王朝采取不同程度的‘事大’政策。

但新罗和高丽都曾与中原王朝发生冲突。高丽王朝甚至还曾僭用‘天子’、‘皇城’等称谓。显然,那时的‘事大’更多的是面对强权的一种自保之术。

不过随着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在朝鲜半岛根深蒂固,‘事大主义’也作为一种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了。特别是元朝征服高丽后,高丽不得不取消一切僭越、严格落实藩属体制,彻底融入了中央王朝的统治体系中。

到了李朝建国,这种事大思想更是登峰造极。

众所周知,李朝是以威化岛回军为契机而建国的。洪武二十一年,高丽王朝策划北伐大明,大将李成桂率军行进至鸭绿江威化岛时,发动兵变回师。其理由便是‘以小事大,保国之道’,而北伐明朝之举违背事大主义。所谓‘今不俟命,遽犯大邦,非宗社生民之福也’。

这一宣称在朝鲜半岛是具有法理性、正统性的,于是得到了高丽臣民的广泛支持。结果李成桂兵不血刃夺取了高丽的政权,并在洪武二十五年取代高丽,建立朝鲜王朝。整个建国全程都高举大明旗号,并请大明太祖皇帝下赐‘有明朝鲜国’的国号。

可以说,李氏朝鲜本身就是在事大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如果他们对大明有任何不良企图,首先会直接动摇自己的统治根基。

是以李朝建国及巩固后,更是发自内心地‘事大’。李朝两班大臣谁与天朝关系密切,谁就重权在握。国王倘若失欢于天朝,则王位不保。因此争献媚于大明,甚至时常有发议愿以举国内附中华者。只是大明嫌弃半岛地贫人多,不想多个拖累,才每每十动然拒的。

两百年过去了,这种‘事大主义’已经成为一种行为模式,深深刻在李朝人的血脉中,所以朴成性的言行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反而觉得本该如此。到是赵昊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后世的影响,有些少见多怪了。

~~

朴成性庇护走私,而且是在比邻京畿的渤海湾中走私,当然要时刻关注大明的政坛动向,以免撞到天朝严打的枪口上。

近来他又惹到天朝的运粮船队,自然更加关注天朝塘报了。所以他早就猜测,自己惹到的,并非天朝官军,而是近来搅起天朝朝堂‘漕海之辩’的江南集团了。

塘报上说的很清楚,江南集团试行海运数次,皆获得成功。因此在廷议中与漕运派打平。

俗话说‘人民日报读得多,政治水平涨得快’,朴成性研读大明塘报数年,自然明白这短短几句话的分量。

漕运集团在大明耕耘多少年了?实力有多强?反正他认为是无敌的,不然也不会把赃款存到漕运集团下属的‘恒通记’中。

而江南集团居然能跟漕运集团打平,这足以说明他们的可怕了。

朴成性又跟济州城里的海商打听江南集团的情况。那些海商都是消息灵通之辈,告诉他江南集团崛起于南直,支持者遍布朝野,与天朝长公主关系密切,还深受皇帝陛下的信赖。

知道自己可能招惹了这样可怕的敌人,朴成性才会吓掉了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