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可以搞点事情(1 / 2)

人生在世,但凡还能呼吸上那么几口,谁都别想事事顺心如意,没有彻底闭眼之前总是会遭遇上那么几个糟心事。

呼着喊着骂刘彦暴君的那些鲁儒,浑身上下查不出什么污点,说明哪怕是鲁儒也不都是男盗女娼之辈,至少还有能够约束自己德操的人存在。哪怕他们脑子读书读坏了,想要用自己的观点去强加于他人,多多少少在德操这一点还是值得佩服。

“没法杀啊……”刘彦苦恼地叹了一声:“当事人在民间有好名声,那就去查背后挑唆的那批。”

荀羡能说什么?他只能应“诺!”,站在原地等了一小会,见刘彦没有别的吩咐也就下去做事。

刘彦打算用正确的方式来应对那些鲁儒,绝对没有特立独行到哪里去,是按照名单发出征召令,有一个算一个给予一份功名。

孔夫子他老人家一生求官是想要有个能发挥自己所学的岗位,打算将创建的儒学用施政的方式惠及万民,可惜的是身处大争之世,他老人家的儒学没人敢去用。

鲁儒爱功名是出了名的事情,不过又有哪个学子费尽千辛万苦之后打算让所学埋没?既然都是为了当官,刘彦很想看看那些鲁儒当了官之后是什么德性,能够摆正屁股的鲁儒也没奢望别的,大不了就是养着为汉国大唱赞歌。

要是有鲁儒当了官还乱逮着喷口水,刘彦会送他们去南疆对着南蛮动嘴皮子,能将南蛮教化得起来最好,被南蛮弄死就当是为融合异族献身。至于让鲁儒去教书,刘彦真心是没敢这么选择,深怕鲁儒教出来的学生是一个刁样。

话说回来,鲁儒是怎么洗白且不断壮大的?就是他们不断收学生,是为了数量取胜而不管不顾,美其名曰有教无类,等待鲁儒这个群体的数量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社会上的话语权等于是被掌握,掌握话语权就可以开始颠倒白黑。就这,刘彦敢让鲁儒去教书吗?相反是该限制鲁儒收徒哇!

当然了,刘彦没拿出什么实际的官职,是按照传统一连串的博士头衔给丢了出去。

博士这个官职是在秦大一统时期初设,如其名的意思就是“博学多才之士”,可在被创建之初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博学而多才但没有实际动手能力。

说白了,秦时的博士就是嬴政用来约束一些大嘴巴的官职,那些大嘴巴有着非常多的理论和道理,能够适应于秦帝国的却是少得可怜。嬴政为了不让那些大嘴巴在民间“吧啦吧啦”口无遮拦,只能是招到中枢当博士,遇到事情多少还是能够询问一下,也就是另类的顾问。

刘彦丢出一连串的博士头衔,耳边总算是清静了三天。他接到来自草原深处谢艾的公文,得知将张重华俘获以及一连串过程,要召集跟随出征的大臣议事,命令刚刚下达,却是接到汇报说是有四名博士联名求见。

“不见,不见。”刘彦知道那些博士是为了什么,满脸的厌恶:“他们脑子是真的坏了,先请求册立太子,又要当太子的老师。那些事情是他们能掺和的么!”

刘彦现在只有一个独子刘慎,女儿倒是已经有了六个。他对这么一件事情其实无比苦恼,没少播种子却是王后和众妃难以受孕,有了身孕生的竟然都是闺女。

王室不能只有一个继承人,丞相纪昌已经多次隐晦提起,建议刘彦选一选秀女。不但是纪昌,是中枢重臣能说得上话的人都建议刘彦多纳一些后宫,今次刘彦亲征幽州多少是被这么一件事情给烦的。

刘彦对于多些女人没有太多的意见,他会不动声色的原因有些复杂,汉国情况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看样子反而是越来越强盛,至少能够中原维稳的前提下也算是江山坐稳,有太多的人想要塞女人给君王,好歹是当个皇亲国戚啥的。

荀羡所在的家族就是其中一个打算往刘彦后宫塞女人的世家,有类似诉求的以原先东晋小朝廷治下的世家心思最重。他们迫切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除了积极应征官职之外,向军队输送世家子弟也是一样热心。而似乎没有什么能比塞女人更直接和快速的手段?毕竟只要刘彦宠信了自家女儿,吹吹枕头风什么的不就能干了嘛。

因为拓跋秀的原因,还是有相当多的人愿意相信刘彦可以吹枕头风,后面更是有谢道韫和桑妙当做例子,也难怪那些人心思那么热乎。

拓跋秀是刘彦后宫中唯一的胡女,一直以来她却是将自己的心思摆得很正。要不是因为血统的原因,以她一切以夫家为重的性格绝对是王后的人选。

谢氏的谢安在汉国效力已经有几个年头,办事能力非常强,一些时候却是心思有些不正?好像也不能说是心思不正,似乎是过于傲娇,没有摆清楚自己的立场,几次该选择的时候选择错误,大错没犯小错不断之下官途也就那样。

由于谢安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世人认为他能当上征西中郎将纯粹是刘彦看在谢道韫的面子上。而世人的理解是错的,刘彦看重谢安是因为史书的记载,对谢安有着很深的期待,但这个道理没法跟人说。

桑虞很早就开始追随刘彦,还是北地能够排的上号的世家头一批。他在汉国定鼎中原之后犯的糊涂不少,其实以世家子的角度也说不上是错,无外乎就是在国与家之间选择优先照顾家,将维护国家利益排在维护家族利益后面。

所有世家都是一个模样,他们要先保证家族的利益之余才会去照顾国家利益,有了冲突必然是选择优先保护家族利益。这样的世家子还算是不错的了,更多的世家子当官纯粹就是为了吸国家的血来壮大己身。

从元朔三年开始,刘彦就有意识地在减少桑虞的权柄,原因当然是桑虞过于重视世家利益。汉国的法治制权已经改革,在刘彦的压制下桑虞这个御使大夫的权柄陷入历史最低点,平时还是会看在一起崛起于微末接纳一些意见,能照顾的时候也是尽量。就这个,刘彦顾念旧情却是被认为是看在桑妙的面子上。

眼见着石羯赵国要亡了,慕容燕国、拓跋代国、张氏凉国似乎也没能从实际意义上对汉国造成难以收拾的损害,相反是汉军的主动出击解除危机还办到更多,汉王朝好像是快变成汉皇朝,有些事儿不快点办成,等待真的成了汉皇朝似乎是有些晚,着急的人不是那么一个两个。

荀羡迫切地想要外放,他是知道君王上一任贴身秘书郎王猛现在都是章武郡的郡丞,很确切地认为王猛再历任几年就该调回中枢重用。他已经当了刘彦将近三年的贴身秘书郎,历程比王猛已经多出了一年半,再拖下去可就真的有那么点时不待我的意思。

“愣着做什么?”刘彦是呼唤荀羡两次,等待荀羡回过神来,略略不悦地说:“该干什么,去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