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家国之天下(1 / 2)

绝路之上 杨询安 2469 字 12天前

1、

听完武阳如此一说,慕寒惊讶道:“没想到老庄主竟然如此了得。可是既然老庄主如此了得,为何却还要受制于人呢?”

“此处却恰是老庄主过人之处,持强示弱,纵使山庄之内有人生出异心也会有所畏惧。只是如此一来,生于聂家反而成了一份罪过。当年独孤芳华死后,老庄主郁郁寡欢,而如今庄主竟连心爱之人亦无法相守,如此荣华,如此富贵又有何用?也因如此,我受聂家恩典,不愿庄主重蹈覆辙。多年来,我一心想要巩固聂家权力,如此以报聂家恩典。”

“义父如此忠义,孩儿佩服。”

武阳摸了摸慕寒的头说道:“这可不是什么忠义,不过是见到庄主无奈,心中难受,故此想替庄主做些什么罢了。”

此时,有人敲了敲门,慕寒开门让他进来,只见两人将这近半臂高的册子放在桌子上便离开了。慕寒疑惑的问道:“这些册子都是庄中个人的琐事。义父又何必如此在意呢?”

武阳笑了笑说道:“这你可就不懂了。”

“还请义父指教。”

“所谓的大忠大义,世间实在少有,虽然结果或忠或义,但其过程却是千般不同。也许只因一念有所动,忠义之事便截然相反矣!而我等行事,自当于无声之处扭转局势。”

“不懂。”

武阳笑了笑说道:“就好似,云啸天离开剑雨山庄一事。当年云啸天,薛志尹二人皆对云妙可照顾有佳,且云妙可离开之后又托人四下打听,如此可见二人对云妙可必有情愫,若能利用这一处使得二人不和,岂不妙哉!”

“义父此计甚妙!”

2、

慕寒看着眼前的这些册子心疼的说道:“只是苦了义父了,不如让孩儿替你分担吧!”

武阳笑了笑说道:“你自把武艺练好,到时便是帮了义父了。”

“孩儿知道了。”

“好吧!去休息吧!义父也要看看这些册子了。”

“孩儿告退。”

慕寒离开后,武阳便独自一人坐在屋中翻看着这些册子,虽然都是些琐事,但武阳却不敢懈怠。只怕有什么事不曾记在脑子里。”

3、

武阳正看得有些疲倦,却突然看到剑雨山庄王成与伍冠的几句对话。

九月初一,午时,伍冠席间遇王成,二人共坐。饮食之时,伍冠言:“听闻近日江湖上出现一个剑客,四处与人决斗,已然击败许多高手。”

“我也曾听人提起。说此人骑一匹白狼,来无影去无踪。剑法古怪却刚猛有力,无人能挡。”

“江湖传言不可全信。”

“说得也是。”

“对了云师兄最近是去哪里了。庄里出了这么大的事,他怎么也不回来呢?”

“不知道。”

看完这一段,武阳慌忙叫来慕寒道:“你速速去给我打听一个人。”

“什么人?”

“近来江湖上新出的剑客,骑一匹白狼。”

“知道了。”

4、

武阳安排妥当,见已是日落西山,便匆匆忙忙来到到厨房问道:“庄主的饭菜可曾送去了。”

“回禀武管家,已经送了。”

“庄主如何。”

“还是与往日一般,吃过晚饭便在屋里休息。”

武阳见已经安排妥当,便独自一人回到屋中去了。

5、

武阳独自一人在剑雨山庄之内游走,不觉天色渐晚,一阵寒风吹过。武阳收紧衣襟,哆嗦了一下便叹气道:“想不到已经这么冷了。”冷风吹过,武阳看着夜幕之中的剑雨山庄,心里生出几分感慨的说道:“百年基业,今后却不知会有如何的光景。”

“自然是一番好光景。”

武阳回头一看,却见徐夫子独自一人走了过来。原来,不知不觉间,武阳已来到了露华楼外。武阳微微一笑看着徐夫子说道:“不曾想竟到了夫子门前,倒是打扰了。”

“不扰,不扰。这露华楼里平日太过清静,难得有人,不如进到屋中饮上一杯暖茶如何?”

“承蒙夫子错爱,荣幸之至。”

6、

走近露华楼中,似乎童子早知夫子此刻归来一般,热茶已然奉好。只是少了一盏,童子见状急忙沏好热茶奉到武阳面前。武阳见这童子虽然不过十岁光景却举止有度,俨然一副大师风采。武阳不禁大惊到:“此子了不得。”

“武管家过奖了。”

“都是夫子教徒有方。”

“莫要取笑我等才是。”

“这剑雨山庄学文舞墨之人甚多,而能有此子风范者不过一二。”

“书曰:有教无类。然佛语:佛渡有缘人。”

“说的甚是。”

说着两人缓缓咂下一口茶,武阳更是看着徐夫子说道:“莫老夫子近来身体可好?”

“家师年迈体衰,近来常夜不能寐。我等也是十分忧心。”

“大夫怎么说!”

“天命而难违矣。”

“老夫子近年来在摘星楼中修身养性,我等却是见得少了。这心里却有些挂念,无奈夫子深居简出,我等不便打扰。”

“有劳武管家挂念。”

7、

武阳顿了顿,看着徐夫子说道:“近来广書国内,战乱四起。八州之主,或依附唐玉,或自行其道。不知夫子以为如何?”

徐夫子看了看武阳微微一笑说道:“武管家以为如何?”

“夫子面前,不敢妄语,还请夫子教诲才是。”

“武管家过谦了。”

“哈哈,既然如此,那我却是献丑了。”

“武管家请讲。”

武阳看着徐夫子已然正襟危坐,于是接着说道:“广書国以八州自治已然百年光景,且各州事务早已安排妥当,唐玉想要一统君子国绝非易事。”

“古语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难道一统之事非民之所向?”